首页 » 电视剧 » 罪人第一季
罪人第一季

罪人第一季

完结
类型:电视剧 惊悚 犯罪
导演:安东尼奥·坎波斯 塔克·盖茨 布拉德·安德森 雪梨·道比什 乔迪·李·利佩斯
地区:美国
年代:2017
主演:杰西卡·贝尔 比尔·普尔曼 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帕蒂·达班维尔 特瑞·韦伯 罗伯特·富纳罗 AbbyMiller
剧情:一个年轻的母亲CoraTanner(Jessi..展开
剧情:一个年轻的母亲CoraTanner(JessicaBiel饰)在公众犯下一件令人吃惊的暴力行为,但无人知道她的动机。而一位流氓似的调查员对她的动机陷入执着,在他的调查过程,他与对方一同走进她的内心深..展开
剧情:

有些剧是为了打发时间消磨时光,看一集跟看全集无太大区别;有些剧不看则已,一看就忍不住想追完全季,它完全不给你喘息的时间——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放过。比如《罪人(The Sinner)》。剧照 来自网飞官网

1

故事以一个看似平凡但隐约透露着抑郁的普通家庭妇女入手。她的眼角下垂,面色昏黄,唇无血色,时常面无表情,或稍挤略微勉强的苦笑,她叫Cora(Jessica Biel饰)。她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和一个机灵可爱的儿子,他们经常全家出游,生活安稳幸福。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普通的家庭妇女,却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夏日沙滩刺杀一个陌生男人,在场的目击者至少有20人,更重要的,杀人过程中,身边坐着堆沙滩堡的丈夫和儿子。

她为什么杀人?是冲动?是幻想?是蓄意谋杀?是过失伤害?…

一部剧能不能吸引人很重要,因为直接影响了观众愿不愿意继续往下看。导演显然在第一集花了很大的功夫,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平凡的家庭妇女隐隐约约透露的抑郁、不安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而突如其来的杀人将好奇心拔到至高的位置。我们跟剧里的媒体、公众一样好奇,到底为什么?

就像最近的石破天惊案:北大弑母吴谢宇案那样,尽管有多家媒体持续跟踪采访,也有阅读量数十万的爆款文章,但这些都不足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是什么仇恨能引发他如此凶残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

一桩离奇的案子,人们的关注点一是故事本身,二是出于对自己的防护觉得有必要了解基本的犯罪心理。记得1996年的南京大学刁爱青碎尸案曾激起千层浪,甚至影响后面几年南大的招生质量。

诚如美国多家媒体评论稿所言,这部剧是典型的“whodunit”剧,即“谁是凶手?”。整部剧的核心就是围绕这个问题一直吊打观众的好奇心。除了传统悬疑剧的层层迷雾拨开,这剧用了更drama的形式:每一次我们以为接近真相了然后又被推翻。主人公Cora一开始主张毫无怨言认罪坐牢,并不断自责、祈祷。就在其他警员一致认为既然招供了那这件事就算结束时,她如此无畏的坦白勾起了探长Harry(Bill Pullman饰)的疑心,他认为没那么简单。

Cora的招供与事实严重不符:比如她说自己父母双亡实则父母健在;她坦诚与受害者素不相识,但目击者却认为受害者在被刺伤的那一刻认出了她;她手臂上的海洛因注射伤口出卖了她看似纯洁普通的外表;她膝下育有年幼的儿子却心甘情愿终身监禁……

Cora言行不一,说话前后矛盾,与事实严重不符,这些是出于何种动机?随着剧情进一步推动,我们知道她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就是说,她看似冲动暴虐的犯罪行为实际上是有背后强大的心理诱因。我们还知道她有不幸的原生家庭,长期虐待她的母亲,不管事的父亲,体弱多病的早丧妹妹,长期缺爱的环境导致的扭曲性格,所有这些都更进一步聚焦观众的注意力,生怕错过哪怕一个重要细节。

2

除了丝丝入扣的悬疑推敲,我更喜欢看剧过程中对未知迷雾的恐惧幻想。

几个世纪以来,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家户喻晓的画作。除了美术本身的卓越技巧和创造天赋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她那神秘莫测的微笑。时至今日,关于蒙娜丽莎的幕后背景的文章仍诸见报端。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好奇心不减反增,我们可以假想,如果彼时的达芬奇完画时在背后写下创作动机和作品阐释,那么这幅画的魅力能像今天那样吗?

《罪人》这部剧里那个白色私人俱乐部令人(坏)遐想,这个充满钱色交易、毒品交易的地下场所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神秘蒙面人到底对年轻姑娘Cora做了什么?规则、迷惘的墙纸、虚幻、飞大了的电子乐、流行乐、模糊不清的交媾场景、回想起来就双腿发软的地下室……如此这些都让我产生遐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好奇,我想象。哪怕是最坏的想象,我也沉浸在此。

可是这部剧的走向却让人失望,虽然揭示了事实,但简单化了前面铺的很深的伏笔。

伟大的电影导演库布里克显然是深谙这一道理的。在他最后一部电影《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里也有类似的戕害女性的神秘钱色交易俱乐部,库神也吊打观众好奇推开层层迷雾,结尾却戛然而止,他确实披露了些许面纱,但是只揭开了一半,剩下的全留给观众。一千个影迷有一千个想法,哪怕大同小异,那也是有个人想象空间的。

想到这,不得不提一下由电影《降临》走红的科幻小说家姜峯楠(Ted Chiang ),我看了他的短篇小说集,有些故事很喜欢,(比如那个审美矫正镜),但我实在抗拒他每一篇短篇背后都要来一段简短的创作背景和类似“答疑”的自述。

本来,读者在看完一个故事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去发挥想象去思考人物,但是作者的自述无疑掐断读者的延伸性。建议要么不写,要么等功成名就后写一本专门的写作指南。

3

一部精彩的剧集少不了优秀的编剧。带着好奇,我了解到,这部剧改编自德国小说家Petra Hammesfahr,这位出生于1951年的女作家已经出版了20多本犯罪类型的小说,也荣获德国国家级的文学奖项。毫无疑问,《罪人》这部剧是带有明显女性视角倾向的,以主人公Cora和妹妹亲密无间的悄悄话为例,涉世未深的少女对性的好奇和渴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姐妹间隐约的家庭争宠斗争,无不细腻。据说原著对性有更大胆的细节描写,待有机会拜读一番。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中讲过,“吾们的大作家,像第福,像费尔亭(Fielding),像曹雪芹、施耐庵,他们的所以写作,因为他们心上有一桩故事,非将它发表不可,而他们是天生的讲故事者。天好像有意把曹雪芹处于荒淫奢华的家庭环境中,卒因浪费无度,资产荡析,然后一旦豁悟,看穿了人生的一切空虚,及其晚年,已成穷儒,度其余生于朽败之第舍中,不时追忆过去之陈迹,宛若幻梦初醒,此梦境乃时而活现于幻想中,常使他觉得心头有一桩心事,以一吐为快,于是笔之于书,吾们便称之为文学。”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位女作家写出数部惊人的犯罪小说呢?

据苦柠檬出版社(bitterlemonpress)的官网介绍,Petra一生坎坷,13岁辍学,之后嫁给一个醉汉,17岁怀孕,这样早熟、艰苦的人生经历为她日后创作大量犯罪小说提供早期蓝本和创作源泉。

女性写女性,往往比男性作家来的更透彻。比如前不久上线的《我的天才女友》,改编自意大利女作家的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我和我身边的女性看完都非常感同身受,虽文化差异语言悬殊,却能同样体会女性生存艰难的种种。收起

  • 播放地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