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茶母
茶母

茶母

完结
类型:电视剧
导演:李宰圭
地区:韩国
年代:2003
主演:李瑞镇 河智苑 金民俊
剧情:彩玉(河智苑饰)是罪臣之女,在逃亡中和哥哥失散..展开
剧情:彩玉(河智苑饰)是罪臣之女,在逃亡中和哥哥失散,之后被送入皇甫允家(李瑞镇饰),变成了他的贴身婢女。一晃眼十五年过去,皇甫允和彩玉都已经长大,这么多年来,无论皇甫允上山习武还是进入捕盗厅的从事官,彩..展开
剧情:{if:"

因为李善姬老师的姻缘,对这部剧早就有所耳闻,这次隔离在家凑巧看了b站上皇甫允之死的cut,看到河姐心痛欲绝喊着少爷却不能拥抱少爷的样子,我在不了解剧情的前提下大半夜泪奔(literally泪奔),所以咬咬牙开始补这部剧(论我在家学习工作的效率orz)

刷剧之前已经看了豆瓣上的剧评,但真看完我发现我对其中很多的观点都不敢苟同。我认为茶母最终想表达的还是特定时代、阶级、观念下生活的人们的悲剧,而在这个悲剧基调下,主角其实都不得自由更无法言爱,再加上姻缘和身世的催化,主角之间的感情是不能以任何纯粹的儿女私情来解读的。

1. 关于皇甫允

皇甫允的一生是处处受限的一生,从他的领导力和政治决策中也能看出来,他向来是求全求稳从不冒险。这份保守或许来自于稳重的天性,但更多也是因为他浸淫在周围对他“庶子”身份的嘲弄和欺负中长期委曲求全。因为是个庶子,他看着母亲受苦却只能做出最微弱又可笑的反抗。当父亲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回答“我没有梦想”,以至于父亲对他失望一遍一遍劝导着“就算被国法束缚,只要碰到合适的时机,还是可以成为有用的人”。他的仕途,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才能被父亲、师父和赵将军都看到了而都想引导栽培而已,接任从事官是师父的决定,重遇父亲发现也是父亲的期待,最后赵将军又命令他男子保家卫国为先,他便一一揽下了这些责任。从事官可以暂时掩盖他庶子身份的心结,但也给他带来肩上长久的重担。外表上是一个贤能老练、甚至铁面无私的从事官,皇甫其实要更孤独脆弱、身不由己许多。

不得不说,庶子心结的解开就起源于七岁的在熙肿着双脚怯生生站在他面前抹去他额上的汗和泪,小小的举动既成为了他毕生的温暖,又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对于玉儿,我认为他其实是不确定玉儿对自己的感情的,就像他自己说的,当玉儿请命卧底时那句‘有了大人我才能呼吸’那句开始,他才第一次克制不住拥抱了玉儿体会到两情相悦的幸福。只是赦免出狱后他被皇上密诏去为国效力,赵将军一席“我们的命从不是我们自己的”的训斥,又不得令皇甫允将大业置于儿女私情之前,但这个时候他终于敢直白地告诉玉儿“我并不想当你的哥哥,我对你的爱,就像兰希小姐对我那样”,并且在玉儿断然拒绝说“我和大人之间没有可能”时,他说了句“本来是有可能的,如果你没有欺骗你的心”,然后长叹了口气。所以我为什么反对皇甫允对社会地位的在意:他曾经为了玉儿的一条手臂而甘愿放弃乌纱帽,为了在赵将军面前维护彩玉表达自己“宁可身死”,为彩玉求医不惜绑架御医——如果真的说他想当官,那也只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玉儿和母亲罢了;他是个出色的将军,但为了玉儿他也一度是为了私情而有失大局的领导者。至于他对身份鸿沟的看法,他在遇到玉儿的第一眼就说过“原来我们都一样”,他对自己庶子身份的厌弃并不让他觉得奴隶卑贱或者自己比彩玉有任何优越。我想他如果早点知道彩玉的感情,他断断不可能寄居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官职里纳玉儿为妾,大概率是有等一切了结后带着玉儿隐居世外双宿双飞的打算吧。

可是在知晓玉儿的心意前,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能对玉儿说“你是我的手下,但你更是我的妹妹”,他也只想好好地“守护在玉儿身边,看着你平平安安的,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所以他从来不让玉儿以身涉险到了这也不准那也不准的地步,但他又本能地尊重玉儿的自由的意志。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属于皇甫允的原声带《最后的安息所》这首歌,歌词里直接挑明了皇甫对彩玉的感情,“我也理解,你是为了给我更多的幸福,不过我会做足准备,让你相信我是你最后的避风港,让你愿意回来,回到我的身边”——他的所有愿望就是充当一个无私守候者的角色,并非任何形式的占有,在彩玉需要的时候,甚至是彩玉最后已经和自己彻底决裂后,仍然收留她,永远在她身后当一个安息地和避风港。

这份心声也是皇甫允从神志不清的玉儿口中得知张城伯的存在后,他在树林里练剑发泄的那句”忘了我也可以,不是我也可以,但张城伯不可以”。我个人认为皇甫允对张城伯的敌意和敏感,除了立场的对立和已经结下的血债之外,还有就是如果彩玉选择了张城伯,他就必须与彩玉对立,这是他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的。有人认为皇甫允卑微的告白是由于妒意和占有欲在彩玉移情时爆发,但我不这么认为,皇甫允自始至终对玉儿存在着一如父兄的照顾心理,他最初知道彩玉和张城伯的恩怨,就已经放弃彩玉也逼彩玉放弃过一次了(让她离开左辅厅),只是他并不知道彩玉心中羁绊之深,这次的眷恋既会淹没他,更会淹没彩玉自己,所以她让玉儿杀了自己证明和张城伯的情感,一部分是倒逼玉儿,一部分也是他不愿意与玉儿敌对,如果玉儿真的已经不愿意回头,他宁愿让玉儿先了结自己。可是结局也都知道了,玉儿选择了自尽,并且“我的身体或许仍困于树木,可奈何我已经离去的心呢”,所以皇甫允只好放玉儿走,并且对玉儿说,从此之后我会忘了你,只留下”七岁的那个肿着双脚向自己走来的在熙”。

我再说说皇甫允之死,皇甫允当时是舍身相救,甚至是借此了结自己生命的心情去的,连佩剑都没带。为什么会一心赴死,我想了想大概是几个原因1.社稷已定,朝中反臣已清除,自己没有权欲也没有其他责任(母亲和兰希小姐除外) 2. 知道了彩玉的哥哥就是张城伯,他知道彩玉有多想找到她的哥哥,所以她一定要彩玉活着,也无法再取张城伯性命 3. 基于1他的人生已经没有继续活着的必须,而基于2他无法拆散相爱的彩玉和哥哥,所以在他和张城伯必然对立的前提下,再往下走怎么都是死结,他能为彩玉做的最后一件事(他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为彩玉做什么),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给她彻底的自由,也换来自己最后的安眠。所以这最后一幕从他下跪开始,bgm《宿命》就响起来,一股壮士心死的悲壮。后来张城伯赶到,局势扭转僵持不下,张城伯想要金沙而不顾彩玉性命,皇甫允只想要彩玉活着而不理金沙宝贵,至于崔督房既想保住金沙又想要皇甫允的性命,于是以彩玉和金沙为筹码挑拨两人相互残杀。我认为这里智商唯一上线的就是崔督房,堪称急智,毕竟皇甫允和张城伯都武功高强,利益又不冲突,联起手来崔督房断断没有活路。只能说皇甫允关心则乱,张城伯又急火攻心,一度想要告知彩玉就是妹妹的话最终也没能说出口。过程中,皇甫允自始至终不愿意进攻张城伯,因为此刻的张城伯对他已经不再是叛贼,而是彩玉的哥哥和亲人,直到自己死于张城伯的剑下。

第一次看这个片段的cut,我还不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单看到少爷离别的眼神和泣不成声的彩玉就深深刺痛了我。无论是少爷最后的表白“我一心盼望和你一同呼吸,自从将你放在心底,我便再无片刻的安眠”,还是彩玉说“我们回山上去,少爷,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们再也不下来”,都赚足了我的眼泪也给我带来了莫!大!的!伤!害!彩玉真正动情的时候,都会忘记礼法世俗,唤皇甫允“少爷”,那一刻她不再是辅厅的茶母,只是和皇甫允上山去陪他学艺的小丫头,冰天雪地里,弱小的丫头为了不让少爷挨打偷偷烧掉了师父的拐杖,少爷则为了不让丫头受冻在溪边洗着本该丫头洗的衣服;绵延山峦四季更迭,少爷教着丫头舞剑,丫头喘息着不知不觉眼睫上沾满了雪花,那里就是他俩共同的乌托邦。很多人说彩玉最后都没有接受少爷对他说“我爱你”,但对我来说有这句话足矣了,彩玉看着少爷逐渐逝去的生命,想到的是世外桃源里和少爷共处的时光,而少爷在被受重担和束缚的生命中,又何尝不想和彩玉回到山上去平凡地相爱。所以当我知道“回山上”这句台词并不在台本上,纯粹是河智苑入戏后自己本能加出来的,我真的五味杂陈。谢谢河智苑欧尼,实在是太好的演员了。

我个人认为,少爷和彩玉的错过,在于少爷始终没能真正理解彩玉内心绝望、自由又不屈灵魂,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保护和委曲求全(当然也是身份所限);而彩玉并不知道少爷对自己的感情中,真挚而浓烈的爱意已经远远胜过了亲情,并且是以一个有些卑微的姿态用生命爱她。而等他俩都明白对方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他俩是真正像各自所说的“因对方才能呼吸”,相对于哥哥这种选择直接揭竿而起解放新世界的叛贼首领而言,少爷和彩玉已经在无望的生活中相依取暖了很久很久。

这也是让我无比心碎的地方。

2. 关于张彩玉

玉儿是爱哥哥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我认为玉儿对哥哥的爱基于血浓于水的吸引,以及在此之上的对立关系,导致她很迷惑困扰又陷入欲罢不能的死循环,一次又一次地去追捕哥哥。但当某一天真相必然大白之后,两人之间的男女之情还能不能持续我觉得是个问号。作为叛臣之后,家破人亡身似浮萍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汹涌的暗流,也是打破他们立场僵局的共同点,反而儿女情长的本能在他们的悲剧人生中的排位完全微不足道,所以我认为两个人如果知道对方是兄妹(迟早会知道),应该会以兄妹的身份继续生活,他们更需要对方作为兄妹而非爱人(除非他俩都能同时接受所谓的“乱伦”)。我认为编剧真正想展现的还是是这对小兄妹不停地看到线索又错过、看到线索又错过的过程,造化就是不让他们知道真相,却只能在“身体不让我这么做”里刀剑相向——这也是很折磨我让我心疼的剧情之一,比如彩玉在父母排位前委屈地哭泣、而自己的哥哥就在身后却错过的那一幕,那一幕的彩玉真的好孤独好无助,虽然我不是兄妹爱情的拥护,但我觉得即便我是,我也会希望兄妹相认能在那一刻发生,我想作为哥哥的张城伯也会这么想。

另外关于玉儿对少爷的感情,我觉得跟故事情节走的话有几个节点。一是潜伏山寨之前;二是玉儿山寨归来发现自己无法与张城伯刀剑相向、深受重伤失去生育能力、而大人又必须承担起征讨叛贼和与兰希小姐的媒妁之言之时;三是最后彩玉与张城伯山洞历险、与大人决裂之时。潜伏山寨之前,玉儿的感情又分为山上做皇甫允的婢女和下山做茶母陪皇甫允两个阶段,我认为,玉儿对允爱情的萌芽也是从山上开始积累的,虽然朝夕相处日夜相对,但彩玉眼波中的娇俏和害羞骗不了人,反而是下山后两人分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和一片丹心的女捕快越来越受限,皇甫允身负责任只能以有限的方式保护和守护她,玉儿又受身份所限只能默默守护大人做着分内的事情,但每次兰希的出现和大家无意中对彩玉身世的提醒,彩玉眉间的忧愁也是藏无可藏的。当玉儿潜入山寨发现自己无法对张城伯起杀心后,她深夜入宫陈情是怀着“赎罪”的必死信念去的,那个时候她对大人愧疚、对张城伯的柔情也还停留在怀疑却欲罢不能的阶段。鬼门关之后,失去生育能力对她还是有很大的打击的,她听闻这个消息喃喃道“以小女的处境,也注定不能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然后流了泪。这里的眼泪我认为还是为大人流的,她的意识深处与少爷岁月静好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并不一定是具体的其乐融融的画面,但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她,连单方面对大人揣藏着一丝丝男女之情的资格都不应该有了——可惜这个时候皇甫允尚未对玉儿表白,在玉儿还爱着大人的最后一刻,她还尚不知道大人也一样爱着自己,我认为他俩就是从这个时候彻底错过了。之后,彩玉目睹兰希对大人的表白,大人也知道了彩玉无法杀掉张城伯,他没有坚持留下彩玉,反而希望她忘记和张城伯的恩怨,并且说了句“从此之后你不要再为我而活”。这句话之后,彩玉应该是彻底打消了和大人的男女之情(理智上她也不会允许这种想法存在),并且离开了辅厅,对自己在俗世熬着的生活也心灰意冷。

在这些加成作用下,彩玉和哥哥在山洞生死患难时,听到哥哥的身世处境和“我爱你,我第一次想放下一切和你好好生活”,决定彻底放弃杀不了哥哥的纠结怀疑,在山洞中她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女儿情态“我还没回答你你,我也很爱你,求求你睁开眼,我也不想再一个人”。脱险后,即便深感愧疚,即便代价是彻底倒戈大人,也断然拒绝了大人远走高飞的盟约,此时她对大人的爱情已经被良心上的负罪感和自己无法生育的痛苦撕了稀碎,唯一能拯救她的是张城伯给她的自由和共鸣。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彩玉也好张城伯也好,患难之后都有一个去找对方的动作,我觉得这除了爱情也是出于一种本能,与世隔绝的山洞里,患难之后他俩不再是对立,而是都变成了既非朝廷也非反贼的第三方,此刻的兄妹都想和对方逃遁于世外。当她误会张城伯杀了自己时,她的难过除了张城伯的“背弃”,更是意识到其实和张城伯之间立场上的对立仍是难以跨越的,她或许在大人的情意下可以获得自由的许可,但张城伯作为起义领导者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也不可能陪着张城伯起义,所以彩玉又回到了大人身边,再次、再次披挂想杀掉哥哥——这里的杀我觉得也有赎罪和同归于尽的打算,作为离弦之箭,她即便不再前进,却也不能后退了。

这时的大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并不希望彩玉回来,我不认为大人这里的拒绝是出于一个伤情的男子对彩玉的记恨,田野里负伤的大人那句“你走吧,自由地飞吧,去一个没人能束缚你的地方”和之后接纳兰希证明他已经忍下情伤做出了一个最适合彩玉的决定——就是解开她的枷锁、也划清他俩的界限,不让自己身上的枷锁再影响彩玉。既然彩玉执意回来,大人只好收留她,并且不愿让她有心理负担,不动声色地告诉她“你只是我的茶母而已”——不得不说每次大人真心为彩玉考量在彩玉或者外人眼里都是很绝情的行为(所以他俩也必然错过吧)。在这个节点上,彩玉的心里也没了儿女私情,就只有夜闯皇宫平叛时心里“下辈子来换小女来守护大人吧”这么一个纯粹想法,助大人成就大业的一臂之力。至于后来看到大人为自己舍命,并且得知大人对自己一直隐藏着如此钝重又诚挚的爱,彩玉心痛欲绝。

最后一幕彩玉追杀张城伯,手中的剑被张城伯格飞、对上张城伯炙热的眼神,我认为她仍然怀有恻隐和关心,即便她比任何时候都坚定爱张城伯是个错误,甚至有大人的血海深仇要讨回,她仍然身不由己。我也觉得即便知道了真相,张城伯也是真的爱这个妹妹;但彩玉对张城伯的感情则会复杂许多,愧意、罪孽、误会张城伯的背弃、大人的血债,只会让彩玉对自己极为怨恨(我觉得有种被渣男骗了的女生的心理),但当她最终知道真相时,她的立场又变回了那个非朝廷非叛贼的第三方——这次是被血缘关系天然联系起来的第三方,一对苦命的兄妹,她最后的死我认为是一个给张城伯当人肉盾牌的动作,即是保护着刚刚找到的哥哥,想让哥哥带她一起解脱的意思——她也最终可以解脱和原谅自己对张城伯不明来由的爱了。言爱对彩玉注定是奢侈的。

3. 关于张城伯

很多人喜欢张城伯身上自由、豪迈、平等、先进的那一面,但我想说就起义而言,张城伯的起义就是陈胜吴广,是带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叛逆、和对百姓受难的共情以源动力的,他的领导能力强不假,但他真实的政治觉悟非常低,就像陈胜吴广必然会失败一样,他的起义也还没开始就成了朝臣谋权篡位的枪。而且他的新世界也是非常天真和不现实的,他为了谋求底层人民的利益,但当底层变为统治者会是一样的循环,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要知道张城伯并不代表着良善,张城伯的盗贼党羽们故事刚开头就想侵犯彩玉,他们也只是暂时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所以我更愿意把张城伯的自由归结于他内心当中的叛逆,他对家破人散的仇恨和不平,他为父亲遗愿的续写,还有他身处绝境的反抗。张城伯是主角里唯一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但也是一个悲剧的政治人物,就是一生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在一个完全错误的轨道上、冲着到达不了的目标而作无力的挣扎。所以我也认为,彩玉对张城伯“新世界”的认可和理解是有限的,彩玉作为一个体制内的执法者,是非观上仍是把张城伯当叛贼来看的,特别是最后一集左辅厅的大家出谋划策平叛的时候。只是是彩玉与张城伯分享着同样的处境和身份,她曾在无尽的黑暗绝望中装聋作哑,而她现在想破釜沉舟地挣脱出去,张城伯其人的描述让她心动;但当彩玉伏在树林中看到替身惨死在张城伯刀下的夜晚,她意识到张城伯所选择的路自己并不能走,她和张城伯立场的对立就和她与大人的身份差异是一样的,所以也终究是“一场梦”罢了。

最后,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有来世,如果真的是个好的世界却延续这一世的寄望,彩玉就应该和张城伯兄妹不要分离,好好在一起,然后遇到少爷,再和少爷自由地相爱。虽然好像大部分人支持的都是兄妹来世好好当夫妻,包括现在回头看李善姬老师姻缘的歌词好像也是写兄妹的,但我始终认为家破人亡流落天涯给彩玉带来的痛,远远大于她和其中任意一人男女相悦却不能的痛,所以彩玉理应好好地在下一世与哥哥和家人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而如果是按照目前的悲剧设置,彩玉要不和少爷永远不下山,或者是和哥哥山洞患难后永远不回朝,都会是一个好的出路,只可惜,这三个人最终命不由自主,都痛苦地搅在了一起,让人唏嘘。

"<>""}

因为李善姬老师的姻缘,对这部剧早就有所耳闻,这次隔离在家凑巧看了b站上皇甫允之死的cut,看到河姐心痛欲绝喊着少爷却不能拥抱少爷的样子,我在不了解剧情的前提下大半夜泪奔(literally泪奔),所以咬咬牙开始补这部剧(论我在家学习工作的效率orz)

刷剧之前已经看了豆瓣上的剧评,但真看完我发现我对其中很多的观点都不敢苟同。我认为茶母最终想表达的还是特定时代、阶级、观念下生活的人们的悲剧,而在这个悲剧基调下,主角其实都不得自由更无法言爱,再加上姻缘和身世的催化,主角之间的感情是不能以任何纯粹的儿女私情来解读的。

1. 关于皇甫允

皇甫允的一生是处处受限的一生,从他的领导力和政治决策中也能看出来,他向来是求全求稳从不冒险。这份保守或许来自于稳重的天性,但更多也是因为他浸淫在周围对他“庶子”身份的嘲弄和欺负中长期委曲求全。因为是个庶子,他看着母亲受苦却只能做出最微弱又可笑的反抗。当父亲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回答“我没有梦想”,以至于父亲对他失望一遍一遍劝导着“就算被国法束缚,只要碰到合适的时机,还是可以成为有用的人”。他的仕途,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才能被父亲、师父和赵将军都看到了而都想引导栽培而已,接任从事官是师父的决定,重遇父亲发现也是父亲的期待,最后赵将军又命令他男子保家卫国为先,他便一一揽下了这些责任。从事官可以暂时掩盖他庶子身份的心结,但也给他带来肩上长久的重担。外表上是一个贤能老练、甚至铁面无私的从事官,皇甫其实要更孤独脆弱、身不由己许多。

不得不说,庶子心结的解开就起源于七岁的在熙肿着双脚怯生生站在他面前抹去他额上的汗和泪,小小的举动既成为了他毕生的温暖,又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对于玉儿,我认为他其实是不确定玉儿对自己的感情的,就像他自己说的,当玉儿请命卧底时那句‘有了大人我才能呼吸’那句开始,他才第一次克制不住拥抱了玉儿体会到两情相悦的幸福。只是赦免出狱后他被皇上密诏去为国效力,赵将军一席“我们的命从不是我们自己的”的训斥,又不得令皇甫允将大业置于儿女私情之前,但这个时候他终于敢直白地告诉玉儿“我并不想当你的哥哥,我对你的爱,就像兰希小姐对我那样”,并且在玉儿断然拒绝说“我和大人之间没有可能”时,他说了句“本来是有可能的,如果你没有欺骗你的心”,然后长叹了口气。所以我为什么反对皇甫允对社会地位的在意:他曾经为了玉儿的一条手臂而甘愿放弃乌纱帽,为了在赵将军面前维护彩玉表达自己“宁可身死”,为彩玉求医不惜绑架御医——如果真的说他想当官,那也只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玉儿和母亲罢了;他是个出色的将军,但为了玉儿他也一度是为了私情而有失大局的领导者。至于他对身份鸿沟的看法,他在遇到玉儿的第一眼就说过“原来我们都一样”,他对自己庶子身份的厌弃并不让他觉得奴隶卑贱或者自己比彩玉有任何优越。我想他如果早点知道彩玉的感情,他断断不可能寄居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官职里纳玉儿为妾,大概率是有等一切了结后带着玉儿隐居世外双宿双飞的打算吧。

可是在知晓玉儿的心意前,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能对玉儿说“你是我的手下,但你更是我的妹妹”,他也只想好好地“守护在玉儿身边,看着你平平安安的,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所以他从来不让玉儿以身涉险到了这也不准那也不准的地步,但他又本能地尊重玉儿的自由的意志。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属于皇甫允的原声带《最后的安息所》这首歌,歌词里直接挑明了皇甫对彩玉的感情,“我也理解,你是为了给我更多的幸福,不过我会做足准备,让你相信我是你最后的避风港,让你愿意回来,回到我的身边”——他的所有愿望就是充当一个无私守候者的角色,并非任何形式的占有,在彩玉需要的时候,甚至是彩玉最后已经和自己彻底决裂后,仍然收留她,永远在她身后当一个安息地和避风港。

这份心声也是皇甫允从神志不清的玉儿口中得知张城伯的存在后,他在树林里练剑发泄的那句”忘了我也可以,不是我也可以,但张城伯不可以”。我个人认为皇甫允对张城伯的敌意和敏感,除了立场的对立和已经结下的血债之外,还有就是如果彩玉选择了张城伯,他就必须与彩玉对立,这是他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的。有人认为皇甫允卑微的告白是由于妒意和占有欲在彩玉移情时爆发,但我不这么认为,皇甫允自始至终对玉儿存在着一如父兄的照顾心理,他最初知道彩玉和张城伯的恩怨,就已经放弃彩玉也逼彩玉放弃过一次了(让她离开左辅厅),只是他并不知道彩玉心中羁绊之深,这次的眷恋既会淹没他,更会淹没彩玉自己,所以她让玉儿杀了自己证明和张城伯的情感,一部分是倒逼玉儿,一部分也是他不愿意与玉儿敌对,如果玉儿真的已经不愿意回头,他宁愿让玉儿先了结自己。可是结局也都知道了,玉儿选择了自尽,并且“我的身体或许仍困于树木,可奈何我已经离去的心呢”,所以皇甫允只好放玉儿走,并且对玉儿说,从此之后我会忘了你,只留下”七岁的那个肿着双脚向自己走来的在熙”。

我再说说皇甫允之死,皇甫允当时是舍身相救,甚至是借此了结自己生命的心情去的,连佩剑都没带。为什么会一心赴死,我想了想大概是几个原因1.社稷已定,朝中反臣已清除,自己没有权欲也没有其他责任(母亲和兰希小姐除外) 2. 知道了彩玉的哥哥就是张城伯,他知道彩玉有多想找到她的哥哥,所以她一定要彩玉活着,也无法再取张城伯性命 3. 基于1他的人生已经没有继续活着的必须,而基于2他无法拆散相爱的彩玉和哥哥,所以在他和张城伯必然对立的前提下,再往下走怎么都是死结,他能为彩玉做的最后一件事(他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为彩玉做什么),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给她彻底的自由,也换来自己最后的安眠。所以这最后一幕从他下跪开始,bgm《宿命》就响起来,一股壮士心死的悲壮。后来张城伯赶到,局势扭转僵持不下,张城伯想要金沙而不顾彩玉性命,皇甫允只想要彩玉活着而不理金沙宝贵,至于崔督房既想保住金沙又想要皇甫允的性命,于是以彩玉和金沙为筹码挑拨两人相互残杀。我认为这里智商唯一上线的就是崔督房,堪称急智,毕竟皇甫允和张城伯都武功高强,利益又不冲突,联起手来崔督房断断没有活路。只能说皇甫允关心则乱,张城伯又急火攻心,一度想要告知彩玉就是妹妹的话最终也没能说出口。过程中,皇甫允自始至终不愿意进攻张城伯,因为此刻的张城伯对他已经不再是叛贼,而是彩玉的哥哥和亲人,直到自己死于张城伯的剑下。

第一次看这个片段的cut,我还不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单看到少爷离别的眼神和泣不成声的彩玉就深深刺痛了我。无论是少爷最后的表白“我一心盼望和你一同呼吸,自从将你放在心底,我便再无片刻的安眠”,还是彩玉说“我们回山上去,少爷,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们再也不下来”,都赚足了我的眼泪也给我带来了莫!大!的!伤!害!彩玉真正动情的时候,都会忘记礼法世俗,唤皇甫允“少爷”,那一刻她不再是辅厅的茶母,只是和皇甫允上山去陪他学艺的小丫头,冰天雪地里,弱小的丫头为了不让少爷挨打偷偷烧掉了师父的拐杖,少爷则为了不让丫头受冻在溪边洗着本该丫头洗的衣服;绵延山峦四季更迭,少爷教着丫头舞剑,丫头喘息着不知不觉眼睫上沾满了雪花,那里就是他俩共同的乌托邦。很多人说彩玉最后都没有接受少爷对他说“我爱你”,但对我来说有这句话足矣了,彩玉看着少爷逐渐逝去的生命,想到的是世外桃源里和少爷共处的时光,而少爷在被受重担和束缚的生命中,又何尝不想和彩玉回到山上去平凡地相爱。所以当我知道“回山上”这句台词并不在台本上,纯粹是河智苑入戏后自己本能加出来的,我真的五味杂陈。谢谢河智苑欧尼,实在是太好的演员了。

我个人认为,少爷和彩玉的错过,在于少爷始终没能真正理解彩玉内心绝望、自由又不屈灵魂,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保护和委曲求全(当然也是身份所限);而彩玉并不知道少爷对自己的感情中,真挚而浓烈的爱意已经远远胜过了亲情,并且是以一个有些卑微的姿态用生命爱她。而等他俩都明白对方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他俩是真正像各自所说的“因对方才能呼吸”,相对于哥哥这种选择直接揭竿而起解放新世界的叛贼首领而言,少爷和彩玉已经在无望的生活中相依取暖了很久很久。

这也是让我无比心碎的地方。

2. 关于张彩玉

玉儿是爱哥哥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我认为玉儿对哥哥的爱基于血浓于水的吸引,以及在此之上的对立关系,导致她很迷惑困扰又陷入欲罢不能的死循环,一次又一次地去追捕哥哥。但当某一天真相必然大白之后,两人之间的男女之情还能不能持续我觉得是个问号。作为叛臣之后,家破人亡身似浮萍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汹涌的暗流,也是打破他们立场僵局的共同点,反而儿女情长的本能在他们的悲剧人生中的排位完全微不足道,所以我认为两个人如果知道对方是兄妹(迟早会知道),应该会以兄妹的身份继续生活,他们更需要对方作为兄妹而非爱人(除非他俩都能同时接受所谓的“乱伦”)。我认为编剧真正想展现的还是是这对小兄妹不停地看到线索又错过、看到线索又错过的过程,造化就是不让他们知道真相,却只能在“身体不让我这么做”里刀剑相向——这也是很折磨我让我心疼的剧情之一,比如彩玉在父母排位前委屈地哭泣、而自己的哥哥就在身后却错过的那一幕,那一幕的彩玉真的好孤独好无助,虽然我不是兄妹爱情的拥护,但我觉得即便我是,我也会希望兄妹相认能在那一刻发生,我想作为哥哥的张城伯也会这么想。

另外关于玉儿对少爷的感情,我觉得跟故事情节走的话有几个节点。一是潜伏山寨之前;二是玉儿山寨归来发现自己无法与张城伯刀剑相向、深受重伤失去生育能力、而大人又必须承担起征讨叛贼和与兰希小姐的媒妁之言之时;三是最后彩玉与张城伯山洞历险、与大人决裂之时。潜伏山寨之前,玉儿的感情又分为山上做皇甫允的婢女和下山做茶母陪皇甫允两个阶段,我认为,玉儿对允爱情的萌芽也是从山上开始积累的,虽然朝夕相处日夜相对,但彩玉眼波中的娇俏和害羞骗不了人,反而是下山后两人分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和一片丹心的女捕快越来越受限,皇甫允身负责任只能以有限的方式保护和守护她,玉儿又受身份所限只能默默守护大人做着分内的事情,但每次兰希的出现和大家无意中对彩玉身世的提醒,彩玉眉间的忧愁也是藏无可藏的。当玉儿潜入山寨发现自己无法对张城伯起杀心后,她深夜入宫陈情是怀着“赎罪”的必死信念去的,那个时候她对大人愧疚、对张城伯的柔情也还停留在怀疑却欲罢不能的阶段。鬼门关之后,失去生育能力对她还是有很大的打击的,她听闻这个消息喃喃道“以小女的处境,也注定不能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然后流了泪。这里的眼泪我认为还是为大人流的,她的意识深处与少爷岁月静好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并不一定是具体的其乐融融的画面,但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她,连单方面对大人揣藏着一丝丝男女之情的资格都不应该有了——可惜这个时候皇甫允尚未对玉儿表白,在玉儿还爱着大人的最后一刻,她还尚不知道大人也一样爱着自己,我认为他俩就是从这个时候彻底错过了。之后,彩玉目睹兰希对大人的表白,大人也知道了彩玉无法杀掉张城伯,他没有坚持留下彩玉,反而希望她忘记和张城伯的恩怨,并且说了句“从此之后你不要再为我而活”。这句话之后,彩玉应该是彻底打消了和大人的男女之情(理智上她也不会允许这种想法存在),并且离开了辅厅,对自己在俗世熬着的生活也心灰意冷。

在这些加成作用下,彩玉和哥哥在山洞生死患难时,听到哥哥的身世处境和“我爱你,我第一次想放下一切和你好好生活”,决定彻底放弃杀不了哥哥的纠结怀疑,在山洞中她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女儿情态“我还没回答你你,我也很爱你,求求你睁开眼,我也不想再一个人”。脱险后,即便深感愧疚,即便代价是彻底倒戈大人,也断然拒绝了大人远走高飞的盟约,此时她对大人的爱情已经被良心上的负罪感和自己无法生育的痛苦撕了稀碎,唯一能拯救她的是张城伯给她的自由和共鸣。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彩玉也好张城伯也好,患难之后都有一个去找对方的动作,我觉得这除了爱情也是出于一种本能,与世隔绝的山洞里,患难之后他俩不再是对立,而是都变成了既非朝廷也非反贼的第三方,此刻的兄妹都想和对方逃遁于世外。当她误会张城伯杀了自己时,她的难过除了张城伯的“背弃”,更是意识到其实和张城伯之间立场上的对立仍是难以跨越的,她或许在大人的情意下可以获得自由的许可,但张城伯作为起义领导者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也不可能陪着张城伯起义,所以彩玉又回到了大人身边,再次、再次披挂想杀掉哥哥——这里的杀我觉得也有赎罪和同归于尽的打算,作为离弦之箭,她即便不再前进,却也不能后退了。

这时的大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并不希望彩玉回来,我不认为大人这里的拒绝是出于一个伤情的男子对彩玉的记恨,田野里负伤的大人那句“你走吧,自由地飞吧,去一个没人能束缚你的地方”和之后接纳兰希证明他已经忍下情伤做出了一个最适合彩玉的决定——就是解开她的枷锁、也划清他俩的界限,不让自己身上的枷锁再影响彩玉。既然彩玉执意回来,大人只好收留她,并且不愿让她有心理负担,不动声色地告诉她“你只是我的茶母而已”——不得不说每次大人真心为彩玉考量在彩玉或者外人眼里都是很绝情的行为(所以他俩也必然错过吧)。在这个节点上,彩玉的心里也没了儿女私情,就只有夜闯皇宫平叛时心里“下辈子来换小女来守护大人吧”这么一个纯粹想法,助大人成就大业的一臂之力。至于后来看到大人为自己舍命,并且得知大人对自己一直隐藏着如此钝重又诚挚的爱,彩玉心痛欲绝。

最后一幕彩玉追杀张城伯,手中的剑被张城伯格飞、对上张城伯炙热的眼神,我认为她仍然怀有恻隐和关心,即便她比任何时候都坚定爱张城伯是个错误,甚至有大人的血海深仇要讨回,她仍然身不由己。我也觉得即便知道了真相,张城伯也是真的爱这个妹妹;但彩玉对张城伯的感情则会复杂许多,愧意、罪孽、误会张城伯的背弃、大人的血债,只会让彩玉对自己极为怨恨(我觉得有种被渣男骗了的女生的心理),但当她最终知道真相时,她的立场又变回了那个非朝廷非叛贼的第三方——这次是被血缘关系天然联系起来的第三方,一对苦命的兄妹,她最后的死我认为是一个给张城伯当人肉盾牌的动作,即是保护着刚刚找到的哥哥,想让哥哥带她一起解脱的意思——她也最终可以解脱和原谅自己对张城伯不明来由的爱了。言爱对彩玉注定是奢侈的。

3. 关于张城伯

很多人喜欢张城伯身上自由、豪迈、平等、先进的那一面,但我想说就起义而言,张城伯的起义就是陈胜吴广,是带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叛逆、和对百姓受难的共情以源动力的,他的领导能力强不假,但他真实的政治觉悟非常低,就像陈胜吴广必然会失败一样,他的起义也还没开始就成了朝臣谋权篡位的枪。而且他的新世界也是非常天真和不现实的,他为了谋求底层人民的利益,但当底层变为统治者会是一样的循环,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要知道张城伯并不代表着良善,张城伯的盗贼党羽们故事刚开头就想侵犯彩玉,他们也只是暂时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所以我更愿意把张城伯的自由归结于他内心当中的叛逆,他对家破人散的仇恨和不平,他为父亲遗愿的续写,还有他身处绝境的反抗。张城伯是主角里唯一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但也是一个悲剧的政治人物,就是一生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在一个完全错误的轨道上、冲着到达不了的目标而作无力的挣扎。所以我也认为,彩玉对张城伯“新世界”的认可和理解是有限的,彩玉作为一个体制内的执法者,是非观上仍是把张城伯当叛贼来看的,特别是最后一集左辅厅的大家出谋划策平叛的时候。只是是彩玉与张城伯分享着同样的处境和身份,她曾在无尽的黑暗绝望中装聋作哑,而她现在想破釜沉舟地挣脱出去,张城伯其人的描述让她心动;但当彩玉伏在树林中看到替身惨死在张城伯刀下的夜晚,她意识到张城伯所选择的路自己并不能走,她和张城伯立场的对立就和她与大人的身份差异是一样的,所以也终究是“一场梦”罢了。

最后,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有来世,如果真的是个好的世界却延续这一世的寄望,彩玉就应该和张城伯兄妹不要分离,好好在一起,然后遇到少爷,再和少爷自由地相爱。虽然好像大部分人支持的都是兄妹来世好好当夫妻,包括现在回头看李善姬老师姻缘的歌词好像也是写兄妹的,但我始终认为家破人亡流落天涯给彩玉带来的痛,远远大于她和其中任意一人男女相悦却不能的痛,所以彩玉理应好好地在下一世与哥哥和家人一起生活一起长大。而如果是按照目前的悲剧设置,彩玉要不和少爷永远不下山,或者是和哥哥山洞患难后永远不回朝,都会是一个好的出路,只可惜,这三个人最终命不由自主,都痛苦地搅在了一起,让人唏嘘。

{else}彩玉(河智苑饰)是罪臣之女,在逃亡中和哥哥失散,之后被送入皇甫允家(李瑞镇饰),变成了他的贴身婢女。一晃眼十五年过去,皇甫允和彩玉都已经长大,这么多年来,无论皇甫允上山习武还是进入捕盗厅的从事官,彩玉都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两人之间的情谊似山高比海深,可是,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异让他们永远都无法走到一起。\r\n  彩玉选择默默的在背后支持皇甫允,两人联手,连连破获奇案,而英俊聪慧的皇甫允,亦得到了上司赵将军的女儿兰希(蔡英仁饰)的爱慕。彩玉正在调查追捕一位名为张城伯(金民俊饰),哪知道张城伯竟然对巾帼不让须眉的彩玉产生了兴趣,可他并不知道的是,彩玉的真实身份,其实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妹妹。{end if}收起

  • 播放地址1